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4-10 10:57:31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 “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这种 “高原现象”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胜枚举。实验与研究发现,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象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
首先,非支线性发展是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教师”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而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 技能。虽然,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但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知识掌握在先, 能力形成在后。所以,把这些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转变为一种技能、能力则需要—定的时间。此外,新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与教师原有的教育理念、知 识、能力构成了矛盾,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把新的理念、要求、技能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发生联系,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然 而,这种体系和系统既不是动作的简单累积,也不是动作间联系的简单加强,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一中文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师 的知识还没有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之前;在教师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还没有形成以前;在知识与能力的新老交替的格局还没有完成之前,必然会出现—个新旧过 渡的时期。这时,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发展都会处于一个相对停顿的状态,甚至还感觉稍微有些退步。综上,我们认为,就像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教师的专 业发展也要经过“开始阶段----迅速成长阶段——‘高原期’阶段----克服'高原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的过程。“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 程中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其次,面临的社会压力是教师产生“高原现象”的第二个原因。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教师的要求更是步步攀 升。过去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如来自学校、学生和家庭的压力,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而且现代社会不但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这些压力的强度,并且又给予了教师 这一职业一些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有些通过努力不能够胜任工作的教师丧失信心,为了缓解压力,某些教师可能会采取 得过且过的懒惰态度,“混沌”度日,成长中出现“高原现象”也就不难想象了。
第三,教学环境也会成为教师产生“高原现象”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日趋功利,师生的感情日渐淡薄,学生的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 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而学校学生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压力,变大的工作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另外,在学校中教师缺乏自主性,职称评定的论资 排辈现象使整个学校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教师感到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失去前进动力,久而久之,成长中的“高原期”就会越拉越长。
第四,教师自身人格因素的缺陷是教师产生“高原现象”的内在原因。为什么有的人成长中很少有“高原现象”,而有的教师却频繁出现“高原现象”。这与教 师的人格特征有关,有些教师存在着如怯懦、自卑、优柔寡断、缺乏开拓精神、钻“牛角尖”等不良人格特征,当他们面临压力、困难时,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 方法去应对,最终导致成长中障碍的频繁出现。
    此外,由于教师的待遇和薪水相对较少,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单一、缺乏太多的激情,工作强度过高,角色要求过多等原因造成的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满意程度降低,兴趣降低,以及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等主观因素,也会导致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产生。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