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0-17 19:11:12


英语阅读题是高考英语最重要的题型,因为阅读题占据了最大的分值。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展开阅读题学习呢?下面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及应对策略,希望你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利用我们的整理。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接触目标语言最直接最便利的途径之一,是提高自身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在各级各类的语言水平测试中,阅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型所占的分数最多,历来是教研老师和备考学生最为关注的环节。此部分的得分直接决定了整个试卷的分数层次,可谓“得阅读者得天下”。

●近年阅读分析

通过分析近年的各套高考阅读理解题,我们可从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共性:

一、总体评价

难度上,与往年相比,各套卷子中阅读题型的总体难度有不小的下降,直接导致平均分数的上升。事实上,在六月份的新旧两种题型的大学四级英语考试中,也体现了这种变化趋势:老题型卷比以前难度下降,首次面世的新题型卷也比原先颁布的样卷难度低很多。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风向标,这种趋势值得重视。

一方面,作为高中教学指挥棒的高考加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不追求偏、难、怪题,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导向性作用,有利于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难度下降,对于高分阶段的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区分度不高,要想在此部分取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必须提高水平,体现出并巩固相对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词汇量

词汇量的变化,历来是英语高考改革的一个焦点,而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阅读部分。目前教育部颁发的考试 大纲依据仍然是教学大纲,要求的词汇量是2000,与往年持平。但是本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是第一届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毕业生,课堂教学的单词量有了明显提高,而这种变化多多少少都会影响高考试题。既然数量上的变化不适宜体现在试卷中,则可能对词汇运用质量上的要求就会提高。具体到阅读题目中,就会以增加文章的字数,加大考生的单位时间信息处理量的方法来体现这种变化。

另外,作为国家高中教学纲领性文件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词汇量达到3500左右,这一目标理应成为全国以及各独立命题的省、市高考词汇量的标准。在此前提下,北京、天津、广东、湖北等地在自己单独的高考考试说明中也在不断扩大词汇量,甚至今年有些省市比如湖南就直接明确提出词汇范围参照《新课程标准》。由于考试要为教学服务,伴随着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考的词汇量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必定要不断增加,不断向《新课标》靠拢。

三、文章特点

从所选语篇的题材和体裁来看,各地高考卷阅读部分都呈现出高度的多样化。记叙、说明、议论和应用四大类体裁在各套试卷中都有专门的考查;各种社会热点话题,例如环境保护、老龄化、宠物、友谊、心理问题等话题也作为常见题材经常出现在阅读中。

四、题目分析

总的来说,各套题目中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细节类题目数量不断下降。推理类题目数量开始上升。推理题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判断和推论,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故这类试题的答案不应该是短文内容的简单再现或重述,而应该是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推理题大多会问及文章的暗示、推论、结论、人物的身份和关系、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气等。这类试题,除了需要精确透彻地理解短文、理顺文章的脉络外,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思考提炼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该题型在高考阅读理解测试部分中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是要取得高分必须攻破的一道难关。

●对应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为了在明年高考中获得高分,在未来的高三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必须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精读和“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的泛读相结合。精读的目的在于提高理解率。通过精读一字一句精耕细作,我们可以掌握常用词汇、基本语法以及文章的固定套路和英语的思维方式,就像修炼内功真气。泛读的目的在于提高阅读速度。通过泛读一目十行博览天下,我们能够充分积累语言经验,多接触真实世界中各方各面的语言材料,就像见识外家套路。而这两种训练都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都可以发生正向迁移,作用于新的阅读材料。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修炼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文章的内容,就是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及应对策略了。希望你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利用我们带来的整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