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二物理课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7-18 19:14:26


教案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物理这门科目的学习中同学们也需要对教案进行积累,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高二物理课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课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教学策略】

一、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

从3个方面执行知识的先行组织:

1、通过示波管辉光和示波器正弦波型演示,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然后在大屏幕投影出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

2、复习相关已有知识,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电场知识。

3、在知识的组织结构功能方面,表现出形式图式的性质和特征:设计理解示波管工作原理的表格,目标任务一目了然。

二、知识建构

通过复习旧知识,构建新知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区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三、支架式教学

采用“剥壳”方式,将示波管原理的难度层层分解,使学生从最低一级“支架”逐渐往上“爬”,“爬”不上去还可以从目标表格退回学习,理解后继续前进,让学生一步步取得成功。

四、探究式学习

1、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推导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获得合理知识结构。

2、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3、学生分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运用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支架式设计,让学生自己获得规律,理解原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的牢固程度要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事实证明,学生在以后做示波器实验时已相当熟练;即使经过一年后,高三复习时也有大部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记忆犹新。

2、采用“理论—猜想—实验—理论”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展学生多元智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注重因材施教。

3、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起着引领方向和监控全局的作用。老师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课前:如何引入?如何设问?如何设计探究的层次和难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永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4、这节课的重点是推导、理解规律而非计算。为了避免在计算上花费太多时间,两个例题中都不要求算出结果,因为粒子速度、偏转距离和偏向角对示波管的原理影响都不大。但有一个数据是很重要的──粒子穿过偏转电场的时间极短。把此细节放大,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偏转距离随偏转电压同步变化,这是理解示波管原理的关键所在。

5、采用多媒体技术,免去板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执行效率。采用幻灯片投影,方便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二、问题反思

1、学生能力因人而异,在推导规律过程中,少数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影响对后续知识的理解。但探究模式为大势所趋,老师最好不要代替学生进行推导。要让学生逐渐适应探究学习,提高独立研究能力,有困难的学生可课后单独指导。

2、课堂容量较大,既有理论推导,又有猜想讨论,还有实验验证。老师要宏观调控,合理分配时间。重点在弄清基本原理,不能增加其它例题,留待后续解决。

3、学生对示波管的原理还处在探究中,加之示波器的面板又十分复杂,因此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完成探究实验。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理论推导、猜想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实验均为老师演示。以后有专门的学生实验来练习使用示波器。

同学们在学习中学会对教案进行了解,上文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高二物理课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课件,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