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学大成语故事-一鼓作气的故事来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7-14 17:15:54


对成语的来源进行了解有利于同学们准确的掌握成语的含义,在成语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取得进步。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学大成语故事-一鼓作气的故事来源,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成语】: 一鼓作气

【拼音】: yī gǔ zuò qì

【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一次齐国和鲁国交战。当齐军打过第一通鼓的时候,鲁庄公也要下令擂鼓,准备冲击,但大将军曹判阻止住了。一直等到齐军擂过第三通鼓时,曹判对鲁庄公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大大振作,第二次就要差一些,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几乎没有勇气了。当敌人已没有勇气时,而我军勇气正高涨,这才是取胜的最好时机。在曹判的帮助下,鲁庄公打胜了这一仗。

鼓:指敲响战鼓。这个成语原指作战时第一次击鼓,士气极为高昂。现在指做事时趁劲头足一口气干完。

同学们在语文的学习中要对成语的来源进行了解,上文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学大成语故事-一鼓作气的故事来源,希望大家了解。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