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唐诗-献始兴公古诗文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5-28 20:01:34
在语文的考试中,对诗词的考察的题型是难点,在考试中占了很大的分值比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诗词的学习,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学大唐诗-献始兴公古诗文赏析。
【原文】
《献始兴公(时拜右拾遗)》
作者:唐·王维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注释】
1、开元二十三年初为右拾遗时所作。始兴公:即张九龄。据明成化九年韶州刊本《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附录“诰命”的记载,九龄于开元二十三年三月九日进封始兴县子,本诗当作于三月九日之后。右拾遗:唐中书省置右拾遗二人,掌供奉讽谏。
2、水:全诗校:“一作中。”’
3、用:因,为。坐:犹“致”。
4、崎岖:不安貌。
5、布褐:贫贱者所穿的衣服。
6、任智:取用才智。
7、守仁:保持仁德。“仁”全诗原作“任”,据宋蜀本等改。
8、大君子:指张九龄。
9、“安问”句:语本刘混《重赠卢谵》:“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谓用人公正无私,不间是同党还是仇人。
10、公器;公有之物。指官爵。
11、“贱子”句:语本应璩《百一诗》其一:“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
12、不:通“否”。
13、感激:感动奋发。
14、曲私:偏私。
【赏析】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代的名臣,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拜中书令,次年封始兴伯。张九龄很赏识诗人王维,在他任中书令的当年,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据诗题及题下原注“时拜右拾遗”。此诗应作于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这首《献始兴公》则是他出仕拾遗后,希望得到更进一步的言志之作。
开头四句说,宁愿栖隐山林,宁愿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不愿为了追求富贵享乐而阿谀巴结王侯。这里以饮涧中的流水来代指隐士的清苦生活;以食用小米和肉类,指代豪华的生活;以攀登险峻不平的山峰,比喻委屈求全讨好权贵,写得形象生动,表达思想也很准确。接着的四句进一步表明心迹,表示宁可一辈子做布衣,也不肯卑躬屈膝地谋求仕进。自己坚持气节,不善圆通,在道德操守上,却能始终如一。不管出仕还是入仕都不能丧失自己的人格,表达诗人自己刚直不阿的性格。
诗的后半转到希望张九龄任用自己的意思上来,而在思想脉络上仍与前半部分密切相承。诗人先以第三者从旁听说的口吻赞扬始兴公。大君子,指张九龄。他作为一个贤明的宰相,用人唯贤,而不结党营私;对于国家的官爵,不徇私出卖。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为老百姓着想。诗很自然地转入向张九龄陈情的本意。诗人恭敬虔诚地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做您的下属吗?这一“跪”一问中,包含着王维对张九龄由衷的倾慕,和渴求得到他的信任的强烈愿望。但是,诗人决不是向对方阿谀奉承,乞求利禄。并不希望对方为他而徇私情。最后两句即表明这种态度:若是出于公正而任用我,我非常感激;如果任用我而存有私心,则不是我所希望的。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自己的要求,也照应了上文对张九龄正直无私精神的颂扬,同时又表现了自己讲气节、重操守的品格,使诗歌在结构上很完整,思想境界也很光明磊落。
这首五言古诗,写得直切明白,健康爽朗。诗中表现了慷慨义气、刚正无私的精神,语言通俗明快,格调高亢健举。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首学大唐诗-献始兴公古诗文赏析,希望大家能好好的学习和借鉴一下,相信对大家的语文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热门资讯

-
天津期末考卷丨天津各区历年期末考试卷免费领取
2022-12-02 -
天津: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统一考试考前提示
2021-12-09 -
高考一轮复习来袭,考生要处理好4种关系
2018-11-09 -
★天津小升初民办校通过什么方式报名
2018-11-09 -
中考体育备考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
2018-11-09 -
★2019年天津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2018-11-08 -
2019年天津中考招生【英华国际学校往年招生比例】参考
2018-11-08 -
2019年天津中考招生【益中学校往年招生比例】参考
2018-11-08 -
不等双11!学大千元礼包免费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