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15年高考送别诗鉴赏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3-11 17:13:32


我们大家知道想要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备课才行,为了大家能更好的进行教导工作,下面就是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2015年高考送别诗鉴赏课件,希望大家能借鉴一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送别诗相关知识,掌握鉴赏送别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送别”意象,解读“送别”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为: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即把握意象,再现意境,品味意蕴。

教学设想:从分析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堂类型:鉴赏课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一生注定充满了聚合离散,这也让送别成为古代诗词的重要主题之一。早在先秦《诗经•小雅•采薇》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到了唐这个诗风鼎盛的时代,更是一路送别一路歌。从古至今,送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送别诗,去感受诗歌优美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和蕴含的深沉魅力。

【知识梳理】

一、送别诗知识小结

1、古人为什么重别离、伤别离?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故而往往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 、征戍、乡旅、归隐等。

2、送别诗的特征

季节 时间 地点 景物

送别 秋季 清晨 路口 杨柳

驿站 酒

秋季 傍晚 码头

送别习俗: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提问:学生举例说明含有杨柳、饮酒、唱歌意象的诗歌。

折柳:

采 薇 《诗经·小雅》其中一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饮酒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金陵酒肆送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唱歌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班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长亭、南浦、柳岸、西楼、望江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烟波,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

落花,伤春之意; 落叶,秋愁之感; 杨柳,送别之曲;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秋,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

4、送别诗的情感

送别诗有着浓重的情感,或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激情荡漾,气贯长虹。

课堂讨论:下面三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 依依惜别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了。

②祝愿劝慰之意,如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在慰藉朋友的朴实话语中给人一种信心和力量。

③表明心志之语,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别之际,诗人托付辛渐:洛阳的亲友如问起我,就说我像一颗晶莹纯洁的冰心处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玉壶”和“冰心”都是清白纯洁的象征,二词连用,借以表白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坚持操守的信念。

5、送别诗的鉴赏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主题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本质。

2.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3.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

4.从语言突破。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丝”谐“思”等。

赏析示例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离愁。“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

巩固练习

送柴侍御·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 诗,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我们看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襟怀,那是一种 的心态。

2.后人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道是无情却有情”,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1.送别,乐观/豁达/积极

2.我同意。诗的第二句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写自己送朋友离开,也不觉得悲伤,因此看似无情,但诗人接着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肯定,一句反诘,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这两句既对朋友表示宽慰,又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更显体贴与深情。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③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骊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

③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①谢亭:谢公亭,故址在今安徽宣城北,

南齐谢朓送别范云之处。

②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 问题?

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送别诗的产生、特征和典型意象。分析了送别诗的情感,了解了鉴赏方法。课下,完成巩固练习,进一步体悟、把握离别诗的鉴赏。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2015年高考送别诗鉴赏课件,希望大家能好好的借鉴和参考一下,相信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